大學和研究所時期,曾經長達6年沒回家過年。
當時經濟並不寬裕,更重要的原由是,那時候我老母麗琴為了家庭生計,遠赴美國工作。我開玩笑說,我們家四分五裂。老爸和老哥在馬來西亞,老媽在紐約、林北在臺北。
大概是年少氣盛的倔強。
缺席了麗琴,既然一家人無法團圓,那就不回去了。
已經想不起來,那6年隻身在臺過年,是怎麼度過的。
——
畢業後有了穩定收入,麗琴也返馬了。
每逢過年,我必定請長假,風塵僕僕回家當媽寶。
當一個,寵愛媽媽,讓她備感自己是寶貝的,輕熟男子。
從那時候開始,年夜飯的大廚,便由顏值擔當的林北,一邊瀟灑喝著沁涼啤酒,一邊熬湯、煎魚、煮咖哩雞、翻炒花椰菜。
麗琴,在林北身邊打轉,趕也趕不走。
她負責備料、洗洗刷刷。以及,一邊跟我聊天。
林北這是身兼阿松師and牛郎是不是?
身分對調,小時候的我,麗琴燒菜,我就在她身旁黏踢踢。
力求表現幫忙,最厲害是洗洗刷刷,但更多時候是幫倒忙。
物換星移,身影交錯,從她的手轉換到林北的手,原來這叫作傳承。
——
當我聽著好友 吧生仔碌碌 的老闆Shirley敘述,她的一桌年菜,每一道蘊藏著,傳承自媽媽、婆婆(也就是奶奶)的手藝,是她家的年味。我跟阿勇,也墜入大馬年夜飯的味道記憶長廊。
舌尖是騙不了人的。
儘管我吃過很多出類拔萃的台式年菜,大馬年味瞬間就能夠將我洩洪鄉愁。
我原本只是想騙吃騙喝,誘騙Shirley用螃蟹炒米粉給我吃,所以美其名說要介紹大馬年菜,但其實只是煙霧彈。沒想到她的年菜是圈套,讓我們深陷其中,無法自拔。
在臺灣能吃到家鄉味,我是心懷感念的。
感念到,結束時,每一道菜都打包,絕對厚顏無恥。
嗯哼~
——
若不是疫情無法返家,就不會想做大馬年菜,讓大馬人聚在一起;或是,讓想嚐鮮的臺灣朋友,吃吃看大馬年味。Shirley這麼跟我說。
是啊,如果可以團圓,誰想要忍受分離?
愈是認清,所謂家人團聚,是有一定命數的。
便是明瞭,團圓,是用一次次的分離,在時光的指縫之間,難能可貴的瞬間擁抱。
一家人,一輩子能吃上幾頓飯?
每一頓,都是今生今世的福分。
——
雖然想家,但並不遺憾。
畢竟疫情才不管你人類在過什麼節慶。它教會我們,團圓相聚並非理所當然。
平安無事、太平盛世,才是最好的相聚時節。
大馬和臺灣的醫療前線人員,都在替我們捍衛與守護,一天又一天。多一分體諒與感恩,多一分團結與自律,是我們對他們,所能做到的心意與責任。
我在等,耐心等待,世界早日康復,能夠飛行的那一天。
想回家燒飯,寵愛麗琴,餵食一家大小。儘管我廚藝有限。這份有限,卻是林北家的味道。
阿勇呢,他阿嬤真的是總鋪師。
他阿嬤就是過年的味道之全部,沒有之一。
——
幹!疫情快滾!
到時候林北跟阿勇,報復性回家吃爆!!
報復性,擁抱我們的鄉愁,與在乎的人。
文末,假裝意思一下,謝謝Shirley,招待我們大馬年菜(螃蟹炒米粉你們是吃不到的啦,各種羨慕嫉妒恨林北承擔)。
這個開年,確實不好過。
不過,我們都要好好的就是。
——
YT新片
【隱藏版私房菜】台灣美食去旁邊?!螃蟹炒米粉、馬來西亞失傳年菜,你絕對沒吃過的大馬料理
先說⋯
不看的話,我就用螃蟹螯夾阿勇小江的GG
——
Image credit 阿勇
去年回家過年
帶阿勇到我老家巴生的吉膽島
包船出海喝啤酒看老鷹、夕陽
——
#既然年夜菜也吃了
#微醺過年繼續上班
#慣老闆就是趕羚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