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其說悼念,不如說,你給我上了一課。
生命中最後的一課。
不必深交,卻有幸獲得,你深刻教誨。
不曾共事過。倒是在離開電視圈後,有幾次跟你吃飯喝酒,聊談狂笑的緣分。
抬頭看你,你是票房過億《看見台灣》的編劇。
你從來不嘴這件事。
媒體圈裏,你是顯赫有名,霸氣凜然,才氣十足的大才子。
讀著大家給你寫的PO文,更是認識你多一些,愈是感佩。
6月13號,你第一次私訊我。
那時候我返回馬來西亞辦理文件。你從FB知悉,想要我帶幾本書。但私訊對話時,我已返回臺灣。
是一種命定。
你想要我帶大馬知名飲食文化,林金城大哥的系列著作。
幾年前,好友特別寄到臺灣送我。
一直還沒看。
原來,它們躺在我的書櫃數載,是該給你看的。
交情不深,知道你生病,不願怠慢半刻。
川哥,我有系列中的四本,你都想看嗎?
都想。
寄給我。
返馬後赴北京,再回來應付學校授課的期末階段。
心中一直掛念此事。
事情告一段落後,6月28號快遞給你。
你最後給我的訊息,是:收到書了。
我回你笑臉表情符號。
沒有道謝,沒有半句客套。
達賴喇嘛在《最後一次相遇,我們只談喜悅》(The Book of Joy)談及:
流亡以後,我才從禮儀的牢籠裏獲得解放。
禮貌都是表面功夫,只是徒增人與人的隔閡而已。
我們誕生時,並沒有那麼多規矩,死的時候,更不再需要講究禮貌。
對於禮節過多,規矩甚多的我,你的瀟灑教會我,免去不必要的拘泥,自在的人我與生命交往互動。
這是你教我的最後一課。
書寄過去不滿足月,你便赴約天堂,與齊柏林導演碰頭。
不知道,書,你看完了沒?
借你的書。有簽名署名我。
我答應你,下次返馬,給你買齊林金城大哥的書,燒給你。
大馬美食,你會懂也會欣賞的。
川哥,我是這麼稱呼你的。
一路,好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