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你真善良。」阿姨輕聲對我說。
她看來起大約70歲左右。
捷運最後一節車廂,上車後,她左顧右盼,我意識到她想找位子坐。不過,車廂內都沒空位。
「謝謝,我兩站就下車。你真善良。」她緩緩走過來並坐下。
我點頭示意說:「小事。」
剛結束全程站著講了2.5小時的課,身上揹著5公斤的電腦器材包包,我其實想坐著休息。
但,我看見她眼神中的需求訊息。
——
博愛座,應該是不分顏色的。
這一題,我常在課堂跟學生討論。
深藍色的博愛座,是立意良善的初衷。
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我們將禮讓這件事,從此被顏色限制。
就,比較可惜了。
即使坐一般座位,我有個習慣,會稍微留意後來上車的乘客。我會觀察和判斷,是否有需要座位的人,不論那個人是老弱婦孺或孕婦,甚或是一般人。
——
捷運到了下一站,阿姨隔壁的乘客下車。
她叫我趕緊坐下。
並肩而坐時,她側過頭,輕聲跟我再說一遍:「你真的很善良。」
「不會不會,小事。」我怪不好意思回道。
她道謝了兩遍,夾帶著「你很善良」。
我忍不住思考「善良」的意涵。
——
韓劇【請回答系列】,有一場戲:飾演學生的主角們搭公車,座位上的乘客,伸手示意跟他們拿包包並放在雙腳上,以便減輕他們的重量負擔。主角們邊道謝,邊將包包交給陌生乘客。
我雖然沒有要讓座給你,但我可以幫你分擔重物,讓你輕鬆一點。
這一場戲,嚴重觸動到我。
7年級頭段班的我,唸國中時經歷過這樣的事。
雖然這情節,不再適用於現在的社會。
但是,確實有一種「善意」,是承接於陌生人的。
——
像是⋯
被提醒包包拉鍊沒關;
忘了拔機車鑰匙,被拔起來放到前置車箱;
公車上忘了帶悠遊卡找不到零錢很囧,有一把聲音「我幫你付」⋯ 而且沒有要你還的意思。
善意,在自私的人性與日益怪誕扭曲的社會,的裂縫中一直存在著。
承襲陌生人的善意,無以回報。
所以,給予另一個陌生人溫暖。
就像,「善意」的標會,讓其複利循環。
然後,我們都是既得利益者。
——
博愛座的爭議,吵了20年有吧?
最近還在那邊要不要廢除、要不要改名「優先座」。
心態不正,改三小名什麼的,爭議都不會消失。
還是說改名等於改運?
幹拎老師!!!
博愛座沒有顏色、沒有年齡、沒有性別、沒有身分地位。
那些極端少數的案例:倚老賣老、情勒暴力、惡言相向、動手動腳的老番癲,雖然可能您的日子不多了。您為這社會平添的傷痕,卻是源遠流長,要確餒!
——
捷運駛入第二站,阿姨準備下車。
我們互相說再見。
望著阿姨的背影,我有句話哽在咽喉。
「我不是善良。阿姨,我不想努力了!求包養!!!」
幹!善良就是一種財富才對啊!
我是不是錯過了一場躺平賺的包養了???
(點菸遠目)